国羽小将猝死,极有可能错失这3个关键的救命环节!

在惋惜年轻生命逝去的同时,赛场应急救援预案和医疗保障的缺失也引发了关注。

来源:烧伤超人阿宝分享自医脉通  作者:阿泰

羽毛球赛场传来噩耗!

6月30日晚,在印度尼西亚举行的2024亚洲青年羽毛球锦标赛的赛场上,发生了一起悲剧。17岁的中国队男单选手张志杰在与日本队的比赛中突然倒地、抽搐,虽经送医抢救,但仍于当地时间23时20分救治无效不幸去世。

7月1日,噩耗传回国内后,引发全网关注和热议。此事在令人扼腕叹息的同时,更引发了对赛场急救体系的深刻反思。

救治细节披露

7月1日,亚洲羽毛球协会和印度尼西亚羽毛球协会发布的公告中提到:“张志杰在小组赛对阵日本队的比赛中晕倒,赛事医生和医疗小组对他进行了抢救。他在不到两分钟的时间内就被救护车送往医院。

据现代快报消息,同日,亚羽联、印尼羽协以及救治张志杰的两名医生召开联合新闻发布会,就张志杰赛场猝死一事进行情况说明。

新闻发布会透露,医疗团队和赛事医生在收到裁判的呼叫后进入比赛场地。当医疗团队到达现场时,发现张志杰意识下降,呼吸不规律。医疗团队进入场地并进行初步急救后约20秒,赛事医生要求将张志杰送往医院。

随后,张志杰被送往亚洲羽毛球联合会推荐的医院——RSPAU Dr. Suhardi Hardjolukito,距离赛场约4.7公里,大约10分钟车程。

到达医院急诊室时,发现张志杰无脉搏和自主呼吸,医疗团队进行了3小时的心肺复苏和辅助呼吸。

当地时间20:50,张志杰表现出循环反应,并出现死亡的二次征兆,医疗团队宣布病情危重。

随后,中国队要求将张志杰送往RSUP Dr. Sardjito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该医院的医疗团队进行了1.5小时的心肺复苏,在23:20时因张志杰没有反应而停止心肺复苏,最终的检查和治疗结论是张志杰因突发心脏骤停死亡。

据环球网最新报道,印尼羽毛球协会发言人在今日接受采访时称,两家医院对张志杰进行检查和救治的结论相同,他“经历了心脏骤停”。

多方质疑

虽然印尼羽协在公告中强调“张志杰在不到两分钟的时间内就被救护车送往医院”,但随着完整的现场直播视频回放的曝光,大众并不认可羽毛球协会的声明。

从现场直播视频回放来看——

突然倒地:比赛过程中,在被对手追平比分后,张志杰走动擦汗,随后将羽毛球传给对手准备接发球,此时,他突然向前倒地,随后身体开始抽搐;

疑似教练上前查看:大约7秒后,一名身穿红色T恤、疑似张志杰教练的男子走入场内观察。张志杰当时还有知觉,抬起了头,还有用手撑地的动作,但未能起身。随后,裁判示意该男子离场;

医疗人员入场:事发大约40秒后,医疗人员进入场内,对张志杰进行了简单的检查;

担架入场:事发大概1分39秒后,担架被送入场内;

抬离场地:事发大概2分钟后,张志杰被担架抬离场地。

从现场画面可以看到,从张志杰倒地到被担架抬离赛场的两分钟时间内,赛场医疗团队只是简单查看了一下张志杰的状况,并未进行过多救治,没有拿出相关急救仪器,如AED(体外除颤仪)或CPR(心肺复苏术)进行急救。

得知噩耗后,疑似张志杰姐姐的网友在社交平台连发多条动态,质疑赛场救援团队救治不专业、不及时:

法新社的报道则称,对视频显示的医疗救治反应迟缓问题,印尼羽协的解释是,医务人员进场必须得到裁判允许。

7月1日,世界羽联对于医疗团队在未经裁判允许的情况下不得入场的规则被外界强烈谴责。印尼羽协向世界羽联提交书面申请,请求修订规则,从而让运动员能够第一时间得到救治。

多名医生发声:极有可能错失3个关键的救命环节

网络上流传的这段现场直播视频,令人闻着伤心,见者落泪。更有不少医务人员看后对赛事方的医疗救助提出质疑。

北京某三甲医院急诊医生告诉医脉通现场医疗急救处置业余,延误了抢救生命最黄金的四分钟。

知名医疗大V@急诊夜鹰 发文指出,“张志杰倒地后,在场人员的反应和措施严重不足。”

@急诊夜鹰 称,运动员突发的无接触倒地抽搐,几乎都是心脏骤停,场边急救人员必须携带AED到场。而张志杰倒地之后却无人上前,甚至教练都被喊回来。急救人员进入场地后,并不知要干什么,也没有携带AED,最后匆忙抬走。因此,失去了第一时间施救的宝贵机会。

重庆某三甲医院的急诊科主任,也表达了与@急诊夜鹰 基本相同的观点,他指出,从视频来看,现场急救不够专业,医疗人员到现场后,处置得并不坚决,极有可能错失3个关键的救命环节:

1. 应第一时间迅速翻身、呼喊名字、触摸脉搏,以确认是否还有意识;

但张志杰倒地后40秒,才有医疗人员入场。

2. 出现心脏骤停,应立刻开放气道,然后实施心肺复苏、AED除颤等急救措施;

而这些措施,在视频中均未看到。

3. 应边进行心肺复苏边送上救护车。

而这,在视频中,也没有看到。

浙大二院急诊科卢骁医生也发文表述了类似的观点,他认为,印尼方面在体育赛事现场保障方面是没有做到位,医疗保障准备可能存在不足。卢骁医生称,他看了相关视频,无比心疼。作为急诊科医生,看到运动员倒地,他认为患者可能恶性心律失常的可能性很大。急救的关键就是医疗人员或者旁人第一时间判断情况并且现场心肺复苏,拿到AED并且除颤,而不是把患者放到担架上就走,患者可以边复苏边送到医院急救,甚至进行ECMO(体外膜肺氧合),还是有不小的概率能够抢救回来。

北京德尔康尼骨科医院副主任医师、北京冬奥会中国越野滑雪队队医连文志介绍,运动员一旦在场上出现心脏骤停情况,要第一时间进行心肺复苏,救治过程的“黄金4至6分钟”非常重要。

随着专业医生的相继发声,赛事医疗团队的反应与专业性,再次遭到了外界的质疑。

赛事医疗急救,亟需专业培训

在惋惜年轻生命逝去的同时,赛场应急救援预案和医疗保障的缺失也引发了关注。

有媒体披露了近些年体育赛事中最经典的一起紧急救援案例——埃里克森的“生死13分钟”。

2021年欧锦赛丹麦队对阵芬兰队的比赛中,丹麦队埃里克森在无接触的情况下突然倒地。主裁判在第一时间暂停比赛,丹麦队队长克亚尔立即根据急救知识为其实施胸外心脏按压,20秒后队医到达并开始检查,37秒后,携带急救设备的医务人员就进入场地,52秒AED设备抵达,丹麦队员围成一圈,组成人墙,守护救援现场。现场救援持续到8分08秒,救护车专用的担架入场将埃里克森转送入医院。后续埃里克森在医院通过ICD(心脏自动转复除颤器)植入手术转危为安。而赛场上的关键急救无疑为之后的手术争取了机会。手术后半年,埃里克森重回球场,继续开启自己的职业生涯。

对比埃里克森的医疗救助方案,对张志杰的急救,在反应和处理方式上确有失当之处。

国羽男双传奇名将蔡赟,第一时间在个人社媒发文悼念张志杰。蔡赟透露,自己也曾遇到心脏方面的问题。他曾在2001年全运会后退出了国家队,2002年一月在南京鼓楼医院做了心脏射频消融术,恢复了大半年,七月才重回国家队。显然,蔡赟也是用自己的故事和张志杰的悲剧,告知所有人都应该关注和重视运动员的健康,并且应该努力提升赛事主办方的急救设施和医疗设备。

说到这,不得不提一下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中国医疗保障服务。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和冰雪运动组织难度大的“双压”下,中国在医疗保障服务中创造了多个第一,包括:中国第一支冬奥雪上医疗救援队——梦之队,奥运史上第一次奥运场馆AED全覆盖、第一次冬奥医疗保障人员全部通过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急救培训……充足的医疗保障对于中国成功举办冬奥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7岁国羽小将张志杰的陨落,为加强赛场急救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敲响了警钟。赛事医疗急救,需要专业培训,这包括但不限于提高医疗人员的专业技能、配备先进的急救设备、优化急救流程等方面。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保障更多运动员的生命安全,避免类似悲剧的再次发生。

医脉通综合整理自央视新闻、现代快报、上游新闻、新京报等。

责编|阿泰  亦一
恒康云梯免责声明及公众号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留言),我们将及时更正或删除,感谢。

Loading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