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接诊人数,1200多人次;抢救室接诊人数,78位;呼吸衰竭气管插管患者,10多位……
这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急诊科主任洪玉才一天下来,统计的一组数据。
最近一段时间,随着阳性人数的激增,各大医院急诊室都出现爆棚:患者增多、危急重症增多。有高龄老人,因为肺部感染,呼吸衰竭到需要气管插管,也有年轻患者,因为爆发性心肌炎,上了ECMO。意外总是来得又急又猛。洪玉才和同事们走路都是一路小跑。“新冠病毒对人体的影响和伤害,可能比想象中要复杂。”
最近,浙大邵逸夫医院急诊室的日与夜都是如此。急诊科医生吴建雄刚刚阳康,还偶有咳嗽,而在上周,即使一度发热到39.7度,也是吃了退烧药后,继续上班,没有休息。同事们大都如此,洪玉才本人也是,高烧到39度,也没休息,“人手太紧张,谁停下来,都没人能顶替。”一向口若悬河的洪玉才这次接到我们的电话采访,只说了不到三分钟,就因手头事情太多,匆匆结束。120急救车的声音全天不停,吴建雄有一次问急救医生,当天跑了多少趟,“他平常一天最多也就三四趟,那天跑了30多趟,还没停。”科室里有医生,有时候会觉得急救车的声音一直在耳朵边打转。“往常我们庆春院区的急诊,每天接诊七八百人次,这段时间的接诊人数,每天都在攀升,昨天已经达到1200多人。”洪玉才表示,这其中,大部分是轻症患者,但危急重症患者却在翻番,以前一天为例,此类患者接近百人。
“很多患者被救护车送来时就存在呼吸窘迫、意识不清、低血氧等情况,需要立刻抢救,有的当下就要气管插管。” 吴建雄说。
高龄老人大多伴有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意外,慢阻肺,支气管扩张等等。这些也都是屡被提及要引起重视的。
“高龄老人最容易出现重症肺炎,这是最紧急的一种情况之一。”洪玉才说。
急诊科医生陈棚棚值班时,一天最多为10位患者气管插管,在此之前,这个数字最多也就三四位。
对患者来说,气管插管意味着病情危急,呼吸衰竭,需要紧急开放气道,呼吸机来辅助呼吸。对于医生来说,气管插管意味着完全暴露在患者的气溶胶下,需要穿戴全部防护装备来防止交叉感染出现,十分耗费精力。有医生形容,一天这么多气插下来,真的会累到手软。
面对新冠病毒,老年群体一直被认为是最脆弱的群体,究竟有多脆弱,大概在急诊室里最明显。“人年纪大了之后,各项身体机能都下降了,对普通人来说,很正常的一次咳痰、一次咳嗽,或者一天高烧,对他们来说,可能就是一道过不去的坎。” 陈棚棚说。
另外几位心肌炎患者,年龄大多在50多岁左右,有些是健康人群,有些则本身有肿瘤等各类基础疾病。急诊室中接诊的患者各种各样。“还有一些病毒性脑炎患者,被送来时,很狂躁,大喊大叫,要很多人去控制,不认识人,意识淡漠。”吴健雄说。
因为急诊科的医生要紧急处理各种急症,所以陈棚棚最深的感触是,医生永远是为了治疗病人,而不是单纯的疾病,新冠病毒对人体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咳嗽、发热等上呼吸道反应也许表现的更加明显,但绝对不能忽视患者其他脏器可能存在的损伤。
而急诊科医生所能做的,仅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工作。这几天,他所在的医院在院领导以及医务科的牵头下,在所有临床科室的支持下,已经有条不紊地在部署:大幅扩增发热门诊和急诊就诊区域,设置呼吸道急诊专区;对患者分诊分流,快速筛出新冠阳性的高危患者;设置新冠重症病房,共计667张床位;有序开放综合ICU和可转化ICU床位,随时根据危急重症的抢救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更为重要的是,在过去的一周,医务人员减员严重,高峰时达到1500余人,目前已逐步返岗,已能初步应对目前的医疗救治情况。
“所有人可以看到急诊目前的工作量很大,急诊的患者能够得到妥善的治疗,需要做到科学分流,重症患者可以及时分流到ICU或重症病房等各个专业科室,只有医院所有科室间相互协助,来院患者才能获得最恰当的治疗。”浙大邵逸夫医院副院长虞洪说,对于急诊,我们做了最大限度地扩容,相当于重建一个呼吸道急诊室,两个目的,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有效分级,尽早得到救治,轻的去输液或配药回家。重的去急诊抢救室,同时急诊室保留原有功能:救治非新冠病毒感染的创伤,急性病。“目前医院正在集中人力、物力、各方资源,有条不紊应战高峰到来,力求做到急危重症患者应收尽收,应治尽治。”
门诊时间为每周一到周日的早八点至晚十二点,下午4点30分停止当日网络预约挂号,但可来医院通过机器挂号。门诊地点分别位于解放路院区9号楼2楼和滨江院区中心楼2楼4单元,不限号源。统筹安排高年资医生出诊,充分保证门诊质量。随患者数量动态调整坐诊医生数量,尽可能缩短患者候诊时间。
开诊当天,呼吸科、感染科、胸外科、血液内科、内分泌科、风湿科等多学科医生共同坐诊,一日诊疗患者2300+人次。浙大二院各科室纷纷加入支援“呼吸综合门诊”的队伍中。风湿免疫科吴华香主任以身作则,主动将重担揽到肩上,亲自去呼吸综合门诊坐诊。当天,正是她新冠感染后的第六天,喉咙还很沙哑,却坚持从下午1点坐到5点。“呼吸综合门诊量那么大,医院里有需要,我们科室总是要派出人来支援的,整个医院一起分担责任、一起把事情做好。”吴华香表示。
呼吸免疫党总支副书记、呼吸内科丁礼仁医师从早上8点一直坐诊到晚上21点,共接诊了约150个患者,超负荷工作,门诊结束后“感觉两腿发软”,但他只说:“这是我应该做的。”据悉,呼吸内科专家门诊基本上都已停诊,听从指令、服从安排,全力办好呼吸综合门诊。除此之外,神经内科副主任高峰还在下班后,携科室多位专家支援解放路呼吸综合门诊。呼吸内科副主任李雯始终奋战在一线,在呼吸综合门诊中接诊患者。
12月29日,国家卫健委官方网站发布《关于在城乡基层充分应用中药汤剂开展新冠病毒感染治疗工作的通知》,并附治疗新冠病毒感染中药协定方范例,详情如下:
各地要及时掌握本地新冠病毒感染治疗药物市场供应和人群感染情况,了解群众用药需求,组织本地医疗卫生机构和有一定规模的中药制药企业煎制中药汤剂。乡镇(街道)和村(居)委员会要建立与辖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相关企业沟通联系机制,协助组织做好中药汤剂配送发放工作,提高患者用药可及性。加强对行动不便、失能失智、高龄、残疾人、孕产妇、儿童等重点人群以及养老机构、儿童福利机构人员关心关爱,通过村(居)委会将中药汤剂送至有需要的患者,优先保障其用药。
五、开展中药汤剂健康宣传
各地要通过官方网站、新闻媒体、发布会、专家访谈等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积极客观宣传中药汤剂在治疗新冠病毒感染中的作用和疗效,提高群众知晓率。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可通过专家咨询、健康教育讲座、设置宣传栏、发放宣传折页等介绍和推广合理使用中药汤剂,提高群众接受度。要加强舆论引导,及时回应群众和社会关切,为发挥中药作用做好新冠疫情防控和医疗服务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六、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指挥部)要切实发挥统筹协调、组织调度、宣传引导等作用,高度重视当前在城乡社区充分应用中药汤剂开展新冠病毒感染治疗工作,充分认识中药汤剂在缓解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症状、应对临时性结构性药品供需矛盾、减轻医疗机构就诊压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落实政府责任,健全工作机制,加强部门协调配合,细化工作措施,全力做好群众用药保障工作,用中国式方法解决中国抗疫救治问题。
附件:治疗新冠病毒感染中药协定方范例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
2022年12月28日
附件:
治疗新冠病毒感染中药协定方范例
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属于中医“疫”病范畴,病因为感受“疫戾”之气,核心病机为“疫毒外侵”。根据南北方的气候特点,结合广大城乡基层实际,针对新冠病毒感染者,制定中药协定处方如下:
若头痛身痛明显,可酌加柴胡15g、黄芩10g。
若咽痛明显,可酌加射干15g,玄参10g。
若咳嗽明显,可酌加炙麻黄5g、浙贝15g。
四、其他注意事项
1.若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酌加砂仁6g、木香10g。
2.服用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每剂水煎400ml,分2~4次温服。老人、儿童以及体弱者酌减。
原文来源:浙江大健康 综合自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记者 吴朝香 张冰清 通讯员 方序 许紫莹 李文芳、国家卫健委官网 值班编辑:周勤 阅读原文
一线的医护人员辛苦了